以案說險:牢記“三不三查” ,識別“虛擬貨幣投資”陷阱
發(fā)布時間:2025年06月16日
隨著虛擬貨幣投資熱度上升,新型騙局也層出不窮。近期發(fā)生的真實案例再次敲響警鐘,提醒公眾,尤其是退休人員,務必提高警惕。
一、案件詳情
近日,退休職工李女士通過微信聊天結識一名“理財導師”,對方稱某虛擬貨幣項目“保本高收益”,月回報率高達30%,并展示虛假盈利截圖。導師以“內部名額有限”為由,催促李女士下載某“區(qū)塊鏈投資App”,并在短短幾天內分三次向平臺充值共計15萬元。當李女士申請?zhí)岈F(xiàn)時,平臺以“繳納保證金”“賬戶異常”等理由要求追加轉賬10萬元,但手上養(yǎng)老錢就這么多且導師也多次提醒她不能告訴子女,于是她前往樓下的中原銀行漯河營業(yè)部申請貸款。
客戶經(jīng)理在詢問貸款用途時,李女士只說有一筆投資需要繳納保證金,對投資細節(jié)、具體合同及平臺資質證明等關鍵信息卻避而不談??蛻艚?jīng)理察覺異常,判斷李女士遭遇了“虛擬貨幣投資”騙局,于是聯(lián)系了轄區(qū)反詐中心。經(jīng)核實,公安發(fā)現(xiàn)該App無正規(guī)資質且服務器位于境外,是一個披著投資外衣的詐騙平臺,及時勸阻李女士追加投資,并協(xié)助凍結關聯(lián)賬戶,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。
二、風險分析
騙術拆解:虛擬貨幣詐騙“四步曲”
1.虛假宣傳:通過社交平臺、直播課程包裝“導師”人設,虛構“國家扶持”“海外項目”等背景,承諾“穩(wěn)賺不賠”。
2.偽造平臺:搭建仿冒正規(guī)交易所的虛假App,后臺操控數(shù)據(jù),初期允許小額提現(xiàn)騙取信任。
3.情感操控:利用“學員群”內托兒曬盈利截圖,制造“搶購”氛圍,誘導受害人追加投資。
4.資金收割:待大額資金入賬后,以“系統(tǒng)升級”“涉嫌洗錢”等借口凍結賬戶,卷款跑路。
三、溫馨提示
守住血汗錢的“三不三查”:
1.不輕信“暴富神話”
警惕高回報:所有投資均有風險,承諾“保本高收益”的虛擬貨幣項目多為騙局。
不盲目跟風:勿輕信社交群組、短視頻平臺的“導師”推薦,投資前多方求證。
2.不下載陌生App
查資質:通過中國證監(jiān)會(http://www.csrc.gov.cn)、中國人民銀行(http://www.pbc.gov.cn)等金融監(jiān)管部門官方網(wǎng)站,核實平臺是否具備合法金融牌照。
查域名:通過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ICP/IP地址/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(tǒng)(miitbeian.gov.cn)查詢網(wǎng)站備案信息,警惕服務器位于境外、無備案或備案信息不符的“山寨”平臺。
3.不透露賬戶信息
拒給密碼:任何索要銀行卡密碼、短信驗證碼的行為均屬詐騙。
??▽S茫和顿Y賬戶與日常儲蓄賬戶分離,降低資金風險。
4.緊急情況“三查”
查警方通報:關注公安部門發(fā)布的虛擬貨幣詐騙案例。
查官方渠道:通過銀行、監(jiān)管機構熱線核實項目真實性。
查市場常態(tài):對比同類產(chǎn)品收益,識別不合理回報承諾。
請廣大市民,尤其是老年朋友,務必提高警惕,牢記“三不三查”,守護好自己的“錢袋子”。如遇可疑情況,請立即停止操作并撥打110報警或向銀行工作人員求助!
(供稿單位:中原銀行漯河分行)